3月27日,2025AIPV数智光伏大会在宁顺利举办!
本次大会由香港最快最准资科主办,阿特斯、协鑫、天合、隆基、江苏银行、TCL、用友网络、曼恩斯特、意诚新能、罗博特科、集能易、亚德客、安太数能、永赢金租、南京铁路物流中心、江苏邮政、江苏银行、冠隆电力、发那科、林德叉车、宁波银行、深信服等单位共同支持。
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全省光伏制造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进程中。本次大会以“数智创变,光储未来 ”为主题,汇聚政、企、研多方力量,针对行业技术趋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多场景应用等内容展开主题演讲及交流讨论,旨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午的会议由江苏省国际商会新能源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无锡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朱刚主持。
江苏省工信厅罗志勤二级巡视员指出,光伏产业作为实现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江苏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涵盖硅料、硅片至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并拥有全国领先的配套能力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江苏将依据“1650”产业体系建设要求,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技术、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促进光伏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为打造光伏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本次大会以“数智创变 光储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创新融合。
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汤和银强调,2024年江苏光伏行业成绩斐然,新增装机容量超22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全国第一。江苏正通过规划引领、重大项目支撑及创新技术装备支持等措施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已批复多个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并致力于提升分布式光伏接纳消纳能力。面对数字化转型重构光伏产业生态的新趋势,江苏将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市场合作交流。未来,江苏将继续优化政策供给,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光伏产业更大规模、更高比例、更高质量的发展,为能源结构调整贡献力量,共同书写光伏产业新篇章。
江苏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处处长李俊指示,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际贸易壁垒,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清洁能源,推动能源转型的坚定步伐。面对挑战,江苏企业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优化贸易结构并拓展新兴市场。江苏省商务厅致力于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推动技术标准对接,支持企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应对各类贸易摩擦。光伏产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浪潮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呼吁业界携手合作,共同为光伏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拓展全球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香港最快最准资科执行理事长杜光林指出,江苏光伏产业通过自我革新不断进步,2024年底累计装机突破60GW,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12个地市新增装机超过1GW,4个地市新增装机超过2GW,6个地市累计装机超过5GW,光伏正从单一发电向智慧能源跃迁,数字与智能深度嵌入全产业链。面对行业深度调整与国际贸易壁垒,江苏光伏业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倡导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抵御风险,推动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希望大家借此大会契机积极交流,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会上,举办了《江苏省光伏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发布仪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罗志勤、省能源局副局长汤和银、省能源局原二级巡视员唐学文、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处处长李俊、协会执行理事长杜光林、副理事长吕全亚出席了发布仪式。
协会副秘书长段翠重点解读了《江苏省光伏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编制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当前,中国光伏专利占全球56%,光伏产业目前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知识产权竞争。为此,协会提炼出海内外专利陷阱知识识别模型,构建专利风险防控体系,帮助企业在平时的做好事前防御、事中应对和事后补救的措施,助力企业突破"卡脖子"困局。白皮书既是阶段总结,更是未来行动指南,期待与企业共筑产业护城河。
“限产自律是我们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价格回弹后仍然要坚持限产,珍惜来之不易的微利时代。”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先生在《2024光伏产业供应链现状与趋势》演讲中提到,应对产能过剩这一问题,行业通过限产自律、优化招标流程等措施调整供需平衡,并强调龙头企业应发挥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政策引导及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完善,预计2025年光伏产业将维持微利状态,呼吁各方理解并支持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过度解读停产裁员现象,共同促进光伏产业稳健前行。
光储融合带来了分布式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TCL光伏科技商用业务中心开发二区业务总监江波在《零碳转型新引擎--TCL光伏科技分布式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的分享中表示,国家能源局新政推动电力回归商品属性,TCL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加码储能与数字化能源系统,延长用电周期。江波表示:“市场化交易需全场景赋能,我们将技术方案与运维支持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用友网络江苏区咨询顾问钱昇鹏在《AI应用,打造运营决策新引擎》指出,当前数字化转型与AI智能应用成为企业提升内部管理价值的关键。用友通过将ERP系统升级为智慧运营决策的新引擎,助力光伏企业应对挑战。特别是在生产成本控制、绩效管理和集团化管控方面,用友基于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持续创新,提出了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同时将数字系统与业务深度绑定。
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总经理鲁莎在解读《绿色金融新能源方案》中提到,永赢金租专注于绿色金融与新能源领域,推出“阳光租”、“储能租”等创新产品支持工商业分布式电站融资,两年内投放近60亿,助力企业高效建站。公司凭借动态授信、快速审批及灵活放款模式,解决了业主自投和第三方投资的资金需求。
省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樊天荣在详解《江苏省绿电交易政策及趋势》中表示,指出通过介绍绿色电力与绿证的区别、交易途径及其在江苏的实际应用情况,强调了绿电交易对促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省内和省间交易并重,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快速发展与补贴减少的矛盾。省电力交易中心樊天荣解读政策核心:绿电交易凸显新能源环境价值,新能源聚合商成为试点工作之一,今年将对聚合交易会有更进一步支持,推动各地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良好氛围。
阿特斯智慧能源作为江苏首批聚合商,已签约100兆瓦分布式项目。阿特斯智慧能源副总经理苏娟在《新能源聚合商发展及趋势》演讲中提到,新能源聚合商通过智能调度平台整合分布式光伏、风电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消纳。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市场化交易提升了系统灵活性,绿电交易实现环境效益与溢价。她坦言挑战:政策不完善、预测技术滞后、用户接受度低。“需尽快打通调度接口,明确盈利模式。”苏娟表示,未来聚合商将向多能互补扩展,整合电、气、热等能源形式,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下午会议由协会光储专委会秘书长仲宏君主持,分为:数字化,智能化助力行业技术进步和智能光储融合助力新能源电力发展两个主题和一个对话。
罗博特科智能制造技术总监张学强在《从制造到“智造”--罗博特科助力光伏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演讲中介绍,罗博特科自2011年成立以来,深耕光伏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领域,依托5G+工业互联网构建高柔性智能体系,助力全球新能源迈向高效、智能、绿色新时代。截至2024年,累计交付2.4万台机器人,服务超800GW光伏项目,MES系统覆盖300GW产能。对于智能化工厂的建设需求,张学强分析“未来AI与数据深度融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通过数据要素激活产业全价值链。”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兰沈凯分享了《钙钛矿涂布技术的产业化挑战与解决方案》。目前钙钛矿发电效率优势明显,其理论效率单节可达33%,叠层超50%。成本有着可控潜力,但稳定性与量产工艺是瓶颈。对行业痛点,曼恩斯特以技术实现突破,自主研发狭缝涂布技术,支持超大基板(2400mm宽幅)与高精度均一性控制(亚微米级膜厚)。“预计5-10年内实现规模化商用,叠层技术或与晶硅互补发展。”兰沈凯表示。
意诚新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鑫介绍了《基于物理法的光伏组件智能化全生命周期回收系统》,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报废组件预计超300万吨,回收可减少污染并释放资源价值,1GW组件回收价值约4亿元。集装箱式移动回收系统,物理法拆解,能耗降低4.8倍,兼容单双玻组件,实现现场快速处理。这将有助于推动光伏产业链闭环,助力绿色能源生态建设。
协鑫新能源运营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郑文革在讲解《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中介绍,协鑫新能源推出鑫翼连3.0数字化平台,整合风光储充多业态,依托AI与大数据优化能源管理,助力应对电价市场化及负电价挑战。公司管理13GW电站,服务超400个项目,与英伟达等合作提升功率预测精度,通过SaaS服务与定制化方案赋能行业,推动电力系统改革及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集能易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姚华文博士分享《优化器是户用光伏管理终极解决方案》。面向行业痛点,存在组件衰减不均、火灾风险、巡检困难等问题,姚华文提供了解决方案:组件级MPPT优化器,像给每个光伏板配备了智慧大脑,MPPT从系统级细化到组件级,让阴影遮挡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提升发电量5%-10%,支持远程监控与快速关断。这一硬件技术兼容新老电站,直流直连储能,成本与效率优于微逆方案。
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磊博士分享《多能融合微电网的系统优化路径和解决方案探析》,“光储柴多能互补,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实现电压频率稳定,AI算法优化容配比。”谢磊博士介绍,产品布局包括户用光储一体机、工商业储能柜(液冷技术获欧洲认证)、集装箱式移动储能系统。目前已经在西藏高寒离网项目、园区微电网负荷管理中应用。
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副院长白建波教授分享《河海安能光伏仿真软件SolarPV》,通过光伏仿真软件SolarPVX与数字化设计等技术支持,实现无人机+卫星地图实现1小时快速踏勘与三维建模,生成全生命周期报告,其中包括可研性分析、经济分析等关键内容。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其打破设计与运维壁垒,推动光储微电网仿真工具开发,未来融合AI提升预测精度。白建波教授期待,这一软件未来能成为光伏电站设计“标准化工具”。
论坛现场,在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主任的主持下,演讲嘉宾们以“数字创变,光储未来”为主题开展了激烈的圆桌讨论。
会议尾声,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2024年智能光伏和储能”奖项,行业代表登台领奖并合影留念,彰显产业发展成果,展现行业标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