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迎来重大进展,该项目风机与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
当天,“魅力大港 活力中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在宁波舟山港启动,记者跟随采访团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12楼观景平台看到,海岸线旁傲然矗立的2台风机,与24000平方米光伏矩阵交相辉映,在碧海蓝天间勾勒出“蓝色经济+绿色能源”的生态画卷。
作为我国首个港区级“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聚焦港区能源自洽与“双碳”目标,已建成总装机容量16.16兆瓦的清洁能源系统,包括2台抗台型6.25兆瓦风机和3座大型仓库屋顶光伏电站。其中,风机年均发电约2400万度,光伏电站年均发电约340万度,两者共同为港区提供稳定绿色动能。
据了解,“2000万度”突破不仅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更能推动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该项目预计每年为宁波舟山港节约能源成本超2500万元,其配套的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综合能源站,也将带动氢能集卡、氢能叉车等装备产业化,形成可复制的港口多能源融合技术体系。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港口行业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引领,大力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重点港口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进一步完善,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泊位比重大幅提升;智慧港口加快建设,港口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居国际前列;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港口清洁能源应用、绿色集疏运比重持续增长,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