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首航新能)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根据公开信息,首航新能是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供应商,核心产品涵盖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光伏系统配件等。公司获宁德时代、铭利达、竣昌科技等供应商及其实控人注资,拥有较高的海外知名度。
今日开盘,首航新能高开238%,报40元/股。根据公司招股书,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电力转换、存储与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包括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公司采用“经销+直销”模式,已建立覆盖欧洲、亚洲等地的全球化营销体系,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长期超75%。根据IHS Markit和Wood Mackenzie数据,2021年其户用逆变器全球出货量位列第九,2023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第十,市场地位显著。
此次首航新能公开发行4123.71万股,发行价为11.80元/股,对应2023年扣非后市盈率15.88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募集资金净额4.13亿元,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投入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原计划募资12.11亿元,最终募资额缩水近70%。
2022-2024年,首航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44.57亿元、37.43亿元和27.11亿元,净利润从8.49亿元降至2.59亿元,业绩波动明显。公司解释称,主要受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尽管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微增(-0.10%至12.14%),但境外销售占比高(2024年上半年83.19%)仍面临政策风险,如意大利、波兰等主要市场若调整光伏支持政策,可能冲击公司业务。
然而,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需警惕募资缩水对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的制约,同时需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及储能技术迭代压力。
首航新能的上市标志着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公司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重拾增长,仍需观察其2025年业绩兑现能力及欧洲市场政策稳定性。投资者需理性看待短期股价波动,关注其长期技术壁垒与市场拓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