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伏行业陷入价格战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困境,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普遍面临毛利率承压、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挑战。泉为科技作为跨界光伏的“新玩家”,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亏9600万元至1.3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9400万元至1.33亿元。其核心业务光伏组件因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叠加诉讼计提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短期财务压力显著。
2.7亿元出售安徽泉为
在此背景下,泉为科技选择以2.7亿元估值出售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100%股权。安徽泉为成立于2022年,主营光伏组件及储能业务,但截至2024年6月末,其净资产仅2.04亿元,负债达2.67亿元,且在建项目设备投入不足,短期内难以贡献正向现金流。
此次交易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可快速回笼资金约2.7亿元(含债务承接),显著改善公司流动性。
根据泉为科技2024年三季报,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流动比率仅0.29,短期偿债压力巨大。截至2025年2月,公司及子公司涉诉金额达3524万元,占净资产24%,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此次交易若顺利完成,可一次性覆盖安徽泉为债务(约2亿元)并释放约7000万元净现金流,为公司日常运营提供缓冲。
穿越行业周期,技术突围是关键公司2024年已剥离橡塑业务,全面转向光伏新能源。尽管短期亏损,但其在HJT(异质结)组件领域的技术储备(如实验室叠层电池效率达26%)及海外市场布局(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45%)具备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剥离低效资产,泉为可集中资源优化山东、安徽两大生产基地,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加速钙钛矿/HJT叠层技术研发,抢占下一代光伏技术窗口期。泉为的HJT组件已实现720W功率突破,钙钛矿叠层技术若量产将颠覆行业格局。不过,尽管泉为科技通过出售安徽泉为回笼资金,短期内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为其技术投入与产能优化赢得窗口期。然而,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尚未结束,要穿越到下一个周期,技术突围是关键。目前,HJT技术在以其差异化优势,正成为全球光伏竞争核心技术,在本轮光伏内卷环境下,除了加快HJT技术降本、加速钙钛矿叠层量产外,加快海外市场扩张,降低单一市场依赖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