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4月16日-22日)光伏行业舆情,整体来看,少了些跌宕,多了一份从容。
笔者认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应首推六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尽管市场似乎更关注国家能源局关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办法的最新征求意见稿。
更关注分布式政策并没什么不对,毕竟这将首当其冲影响大家当下的经营策略,且这很可能还是一个类似马云爸爸说的能不能活过“今天晚上和明天晚上”的现实问题。
(一)
后天的早上可能真的很美好。六部委的智能光伏行动计划已经不是蓝图,而是一个很现实的发展方案。
正如经济学家高尚全所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该行动计划除了提出要推动光伏从础材料生产、电池及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和运维方面提高智能化水平,以及鼓励采用ERP、MES、PLC、SCADA、SRM、PLM、CRM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光伏产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外,还提出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光伏系统从踏勘、设计、集成到运维的全流程智能管控。
注意了,这可是将光伏产业定位为一个带动多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了。
青海两个领跑者基地留下的悬念,也在本周得以释疑。
格尔木公布的评优结果显示,阳光电源与三峡新能源的联合投标体成最大赢家,中标全部五个项目,其中四个电价为0.31元,一个为0.34元,项目全部采用P型PERC单晶310Wp+P型PERC双面单晶370Wp方案。
而德令哈则以协鑫与青海国资投联合体以0.32元和0.35元电价中标三个标段共300MW项目为赢家。其中看点,则是上述项目全部采用黑硅+PERC多晶350Wp技术方案,成就了今年领跑者项目中多晶技术的一次绝地反击。
从国家能源局关于分布式管理办法数易其稿的纠结,以及领跑者基地的各种“抢跑”行为来看,当下的光伏应用市场究竟该如何规划,似乎仍是一个“一放就乱一统就死” 的考验各方智慧的迷宫级难题。
其实,对于分布式政策无论怎么解读,逐步市场化生存都将是大势所趋。与其纠结,不如放手市场化一搏。
(二)
与中国的行动计划更侧重制造业不同,美国人则是直接砸钱于补贴终端应用技术。
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日前表示,将为约70个太阳能项目提供1.055亿美元资金资助。
根据支持资金和项目数量顺次来看,主要是基于电网接入的光伏系统集成技术、CSP技术解决方案、基于成本和可靠性的光伏系统研究、退伍军人就业和太阳能产业数字化方向等四个领域。
美国能源部称,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技术开发早期的诸多问题,对现有太阳能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从而保持美国在太阳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但拥有远大雄心的印度,则似乎并没有放弃封杀进口“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打算。
近日,印度最大的EVA膜生产商RenewSys向印度反倾销总局递交申请,要求向进口自中国、沙特、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的太阳能EVA膜征收反倾销税。
印度反倾销总局随后表示,来自以上国家的进口产品对其国内工业造成的“损害”已有足够证据证明,启动反倾销调查是合规的。
与此同时,虽然印度太阳能制造商协会日前撤回了针对进口太阳能组件的反倾销调查申请,但认为“出口国正在进行更积极的倾销”,因此调查仍在进行中。
“弹丸之地”香港也来凑光伏的热闹了
港府日前发布“上网电价”计划称,将以每度电3至5港元鼓励本港两家电力公司购入包括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回购年期为2015年至2033年。
该计划显示,香港上网电价分为3个级别,10千瓦以下每度电5港元,10千瓦至200千瓦每度电4港元,大于200千瓦低小于1兆瓦每度电3港元,上网电价每年进行调整。
资料显示,香港31万幢建筑物中有75%的天台可装设太阳能板,发电潜力最高可达每年本地耗电量的10.7%,而现有太阳能发电仅占本地耗电量的0.1%,发展潜力不小。
(三)
将于5月1日实施的增值税改革措施,以及西安将对光伏装机地方补贴0.25元的政策,是本周光伏业的两个利好。
此次增值税改革后,光伏发电项目设备费按16%税率、建安费按10%税率、设计服务费按6%税率计。
“以100MW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分析税率变化,总造价降低约0.8%,调整前后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增加了0.66%。”
西安市则称,将对2020年12月31日前并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给予0.25元/度的补贴,补贴期限5年;同时,为鼓励屋顶业主,还将给予装机规模超过1兆瓦的屋顶产权人10万元/兆瓦的一次性奖励。
而刚刚晋升为全球舆论焦点地区的海南岛也没闲着。
据日前印发的《海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间,该岛将新增太阳能发电100万千瓦,其中屋顶分布式项目20万千瓦,并将通过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打造绿色低碳海岛独立能源系统和绿色能源岛。
市场的纠结,只是一时,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已达22.9%,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更是增长强劲,分别增长33.8%和33.5%。
而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的940个县开展了光伏扶贫,建成项目总规模1011万千瓦,帮扶约3万个贫困村的164.6万户贫困户。
与此同时,还在不通大电网的地区共建成了独立光伏电站670 余座、户用光伏系统35 万余套,为118.5 万无电人口送去了电力。
这份靓丽的成绩单,不仅能提振行业的发展信心,也值得所有光伏人傲娇。